联系方式

地址:中国四川省宜宾市高县庆符镇凯华路1号

电话:400-111-7771

邮箱:zaobaijian@163.com

关注我们

扫描二维码,查看手机网站

弘扬川茶文化 · 打造茶旅综合体

Promote Sichuan tea culture and build a tea tourism complex

成本高经营难 茶企集体“逃离”新三板


新京报制图/王远征

七彩云南、八马茶业等均退出新三板,业内称经营不佳、融资成本高、未成工业化体系为主因

2月11日,“普洱茶第一股”七彩云南宣布拟申请终止挂牌新三板。而据新京报记者统计,仅2018年就有八马茶业在内的3家茶企退出新三板,且新挂牌企业屈指可数。

多家茶企表示,其摘牌原因系发展规划有变、新三板融资成本高导致。但业内认为,目前我国茶行业未形成工业化体系,难以实现标准化和品牌化,难以获得资本青睐。而在经营业绩不佳的情况下,新三板的融资成本便凸显出来,这是茶企扎堆退出新三板的根本原因。

1

多家茶企退出新三板

七彩云南2月11日发布公告称,因公司经营发展需要以及长期战略发展规划,拟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终止挂牌。

而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,新三板挂牌茶企有24家,其中2017年挂牌7家,2018年挂牌茶企1家,但已有数家企业在2018年宣布终止挂牌。茶业龙头八马茶业于2015年12月挂牌新三板,2018年4月宣布终止挂牌。同在2018年,中吉号、梅山黑茶相继终止挂牌,茶业第一股谢裕大也终止上市辅导。

一位知情人士向新京报记者称,八马茶业终止挂牌主要是因为有更高的发展目标,新三板已不再适合八马茶业。梅山黑茶相关负责人则表示目前不方便透露任何信息。七彩云南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考虑到目前的经营状况和新三板相关政策,公司继续挂牌新三板会产生相关的费用,终止挂牌对公司长远发展更有利。

一名茶企负责人向新京报记者表示,目前很多茶企都是家族企业,挂牌新三板可以倒逼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,相应的管理成本就会提升。在得不到资本青睐的背景下,茶企终止挂牌也是情有可原。

2

业绩下滑凸显融资成本

尽管多数退市茶企表示其摘牌与其发展规划和融资成本高有关。但业内认为,在企业业绩不振的情况下,新三板流动性差、挂牌费用问题才会被凸显。

根据现有22家新三板挂牌茶企2018半年报,其中9家企业营收呈现负增长,营收过亿的只有谢裕大,另有7家企业亏损。七彩云南挂牌新三板后更是迎来了净利四连降,2015年-2018年前三季度,其净利润分别下滑19.56%、3.49%、27.05%、21.81%。

另据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,一些摘牌茶企在经营状况增长的情况下,现金流却常年呈现负值。2018年3月终止挂牌的普洱茶企中吉号,其营收自2014年以来持续增长,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却在2014年-2017上半年连续为负,其中2017年上半年为-2191万元。此外,2018年12月退出新三板的梅山黑茶,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也在2016年与2018上半年为负数,分别为-876万元、-2289万元。

业内人士分析认为,现金流为负可以说明公司的现金收入不能抵补支出。如果一家企业的现金流连续几年为负,可能表明该公司的综合状况在恶化。

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表示,目前来看,新三板对于任何行业都是融资功能缺失。茶业作为非主流种植业品种,市场小散乱,缺乏品牌和经营集中度,对资本来说不属于可以快速膨胀的领域,很难受到资本青睐。另外,多家茶企业绩下滑,挂牌新三板融资会计和法务费用负担大,在此背景下,继续挂牌已成鸡肋。

3

未成工业化体系难获资本青睐

茶企扎堆挂牌新三板又退出的现象,反映出我国茶叶行业集中度低,缺乏品牌化和标准化运作,难以获得资本青睐,至今尚未出现一个真正的巨头型茶企。

数据显示,我国90%以上的茶企年销售额不足500万元,全国百强茶企销售额仅占全国茶叶销售总额的12%。即使是创始于1993年的天福茗茶,经过25年的发展,2017年销售额仍不到16亿元,不足整个市场的1%,

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称,各个地区都有茶园等相关产业,彼此间交流较少,“大鱼吃小鱼”的现象较为少见,产业也就难以集中。

基于上述原因,我国茶企长期与A股无缘。除在香港成功IPO的天福茗茶外,安溪铁观音、华祥苑、信阳毛尖、四川竹叶青、杭州龙井等知名茶企均未能如愿IPO。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专职副会长、安溪铁观音集团董事长刘纪恒曾在2018年公开指出,中国茶企难上市的根本原因在于未形成工业化体系。

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,在上游,中国茶企小而分散的特征导致茶叶产品难以实现标准化,绝大多数茶叶还处于土特产粗加工的状态,行业整体难以做大。在下游,茶叶是一个高利润产业,企业没有动力进行品牌的深度开发,这就导致很难打造出知名品牌。

一名茶企的相关负责人表示,目前我国茶行业的产品标准化程度较低,只有标准化之后,才能实现规模化,之后才有品牌化。各企业还是需要修炼好内功,对消费市场充分了解后,打造高质量产品才是上上策。

新京报记者 王子扬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chavv.com/article.php?id=21014